
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表现抢眼,包揽了男女组冠军,男子组冠军由年仅24岁的阿贝拉·托拉以2小时06分18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则被名将耶什·贝克莱以2小时22分45秒摘得,中国选手也表现不俗,李子成以2小时11分30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张德顺则以2小时28分15秒位列国内女子组榜首。
赛事盛况:万人齐跑,彰显体育精神
清晨6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参赛选手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今年的北京马拉松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西长安街、昆玉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沿途观众热情高涨,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展现了北京市民对马拉松运动的热爱。
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今年马拉松的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外籍选手超过2000人,国内业余跑者占比超过80%ayx,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组委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包括3000名志愿者、200名医疗人员以及数十个补给站,全程保障选手安全。
非洲军团强势依旧,中国选手稳步提升
在男子组比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拉·托拉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后半程更是凭借出色的耐力拉开差距,最终以2小时06分18秒冲线,这一成绩也刷新了北京马拉松赛会纪录,肯尼亚选手基普图姆和摩洛哥选手埃尔·阿拉比分获二、三名。
女子组方面,耶什·贝克莱在30公里后逐渐确立优势,最终以2小时22分45秒夺冠,她的同胞特塞盖和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紧随其后,中国选手张德顺虽然未能站上国际领奖台,但2小时28分15秒的成绩仍展现了国内女子马拉松的进步。
业余跑者:享受过程,挑战自我
除了专业选手的精彩表现,业余跑者同样是赛事的主角,今年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78岁的北京退休教师,他用了5小时30分钟完成全程,赢得了沿途观众的掌声,另一位戴着假肢参赛的跑者李伟也成功完赛,他告诉记者:“马拉松不仅是竞技,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我能站在这里就已经是胜利。”
赛事还设置了公益跑环节,数百名跑者通过报名费捐赠的方式为偏远山区儿童体育教育筹集善款,体现了体育与公益的结合。
未来展望:中国马拉松仍需深耕
尽管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表现可圈可点,但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国家田径队教练王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耐力训练和赛事经验上还需要加强,未来会通过更多高水平赛事磨砺队员。”
国内马拉松热潮持续升温,据统计,2024年全国已举办超过200场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突破500万,专家指出,马拉松运动的普及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欢呼声中落下帷幕,但体育精神永不落幕,无论是站上领奖台的职业选手,还是坚持到最后的业余跑者,都用脚步诠释了坚持与拼搏的意义,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成为连接世界、传递健康的桥梁。
0769-8672 9456
139252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