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古城西安迎来了一场体育盛宴,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本届全运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7个代表团、超过1.2万名运动员参赛,共同角逐38个大项、432个小项的奖牌,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和庄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交相辉映,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
开幕式亮点纷呈 展现陕西文化底蕴
当晚的开幕式以“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巧妙融合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在文艺表演环节,秦腔、陕北民歌、兵马俑等元素通过高科技舞台技术生动呈现,让观众领略到三秦大地的独特魅力,随后,各代表团运动员身着统一服装,精神抖擞地步入会场,东道主陕西代表团压轴出场,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将气氛推向高潮。
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致辞,强调全运会是推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随后,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分别宣誓,承诺恪守体育精神,公平竞赛,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主火炬塔被点燃,标志着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竞技赛场激烈角逐 新星老将同台竞技
随着比赛的全面展开,各项目赛场捷报频传,游泳项目中,浙江队的年轻小将张雨霏延续了东京奥运会的出色状态,在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冠,并刷新了全国纪录,赛后她表示:“全运会的竞争比奥运会更激烈,能和国内顶尖选手同场竞技,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乒乓球赛场同样精彩纷呈,男单决赛中,广东队的樊振东与北京队的马龙上演巅峰对决,经过七局鏖战,樊振东以4:3险胜,首次夺得全运会男单金牌,这场被誉为“地表最强对决”的比赛吸引了全国数百万观众在线观看,展现了国球的强大魅力。
田径赛场上,短跑名将苏炳添不负众望,以9秒95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冠军,这位32岁的老将赛后动情地说:“能在全运会上突破10秒大关,证明中国短跑仍在进步。”跳高赛场传来喜讯,21岁的新秀王宇以2米30的成绩夺冠,并达到巴黎奥运会参赛标准,成为中国田径又一颗希望之星爱游戏。
群众赛事蓬勃开展 全民共享体育成果
与往届不同,本届全运会进一步扩大了群众赛事规模,设置了19个大项、185个小项爱游戏体育,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登上全国最高赛场,广场舞、太极拳、龙舟等项目的比赛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参与者,年龄最大的选手已逾七旬,在龙舟比赛中,来自湖南的一支农民代表队表现抢眼,队员们表示:“能代表家乡参加全运会,是我们这辈子最骄傲的事。”
组委会还创新推出了线上赛事,通过“云竞赛”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据统计,线上马拉松、跳绳等项目的参赛人数突破百万,真正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
科技赋能赛事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本届全运会在赛事组织方面充分运用科技手段,5G网络全覆盖、AI裁判辅助系统、智能体温监测等技术的应用,既提升了比赛效率,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在游泳馆,水下摄像机可实时捕捉运动员动作,帮助裁判更精准判罚;在田径场,电子起跑器能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确保比赛公平。
组委会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在场馆建设、能源使用等方面贯彻绿色理念,西安奥体中心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万吨;运动员村的餐具全部使用可降解材料,垃圾分类回收率达到90%以上,这些举措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
闭幕式圆满落幕 体育精神薪火相传
9月27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落下帷幕,闭幕式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赛事的奖牌榜:山东代表团以58枚金牌、55枚银牌、47枚铜牌位居榜首,广东、浙江分列二三位,随后,会旗交接仪式举行,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将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
随着主火炬缓缓熄灭,这场历时13天的体育盛会画上圆满句号,从奥运冠军的巅峰对决到群众选手的快乐参与,从千年古都的文化展示到科技绿色的创新实践,第十四届全运会不仅奉献了一场精彩赛事,更书写了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贺信中所说:“全运会展现了体育如何凝聚人心、促进社会进步,这与中国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全运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而西安,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也因成功举办全运会,向世界展现了其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新形象。
0769-8672 9456
13925247123